四川省发力航空物流网络“提能级”,以物流降本增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近日,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《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为全省物流产业发展锚定新目标、明确新路径。《方案》不仅提出到2027年货物运输结构需进一步优化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要持续保持年均7%左右的增速,更将航空物流网络“提能级”作为核心抓手之一,剑指通过强化航空物流能力,破解区域物流瓶颈,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
在航空物流领域,《方案》的部署精准聚焦三大方向:
- 拓展国际航线网络:支持物流企业、航空公司在川布局更多国际货运航线,尤其是加密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RCEP成员国等重点贸易伙伴的空中通道。这意味着四川的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等高端产品可通过更密集的国际航班直达全球市场,而进口的生鲜、精密仪器等货物也能借助高效空运缩短流通周期,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与物流损耗。
- 培育本土货运航空力量:鼓励在川培育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,通过政策扶持、资源倾斜等方式,推动本土货运航企从运力规模到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。同时,《方案》明确提出“扩大全货机规模”,这将直接增强四川航空货运的承载能力,改变以往依赖外埠运力的局面,形成“本土运力+国际网络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
- 强化产业协同效应:航空物流的“提能级”并非孤立推进,而是与全省物流体系的优化深度融合。例如,通过完善机场与仓储、冷链、跨境电商园区的衔接,构建“空地联运”的立体物流网络,让航空货运的高效性延伸至“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实现“货物落地即分流、需求出现即响应”。
从现实意义来看,这一系列举措直指四川物流发展的核心需求。作为西部内陆省份,四川虽拥有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等优质资源,但航空物流的规模与效率仍有提升空间。《方案》的落地,将通过降低物流成本、提高流通效率,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:对企业而言,更便捷的航空货运意味着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,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;对区域经济而言,航空物流网络的完善将吸引更多高端制造、跨境电商企业将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布局四川,形成“物流聚产业、产业带物流”的良性循环,为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。
省邮政管理局作为责任单位,将牵头协调各方资源,推动政策落地与效果评估。业内人士预测,随着《方案》的逐步实施,未来三年四川航空货运量有望保持年均10%以上的增长,国际航线覆盖范围将扩展至5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,全货机规模突破50架,真正让四川从“内陆腹地”转变为“空中枢纽”,成为连接西部与全球的物流新高地。